找到相关内容1307篇,用时1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近年中国宗教学研究综述

    理解"鸦片"这个比喻词。对宗教的这一解读,为把宗教仅仅视为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完全对立的意识形态,进而得出对宗教只能斗争、促其消亡的政治结论奠定了理论基础。  从这种断章取义地应用马克思等经典作家...的这一分析和认识,这些学者指出神学的结构即信仰理性的关系,二者乃处于一种"紧张关系",若理性在信仰思维中的参与则不可能构成神学,但神学中所触及的神秘意义却又超出了理性的推断和界说。因此,神学作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40169897.html
  • 论 支 遁

    道壹主幻化义。认为,法自性,而万物皆精神所幻化。此外,道安的本无义,讲心神不滞末有,万物自然空寂,带有很强的因心起色性质。2在般若学本体论上,心物议题之所以倍受重视,一方面玄学中老子的“绝圣弃智”...我们却找不到任何有力的根据,来证明支遁的即色义谈的就是心色的关系。《出三藏记集》卷八载有支遁《大小品对比要抄序》一篇,文中多有述及心神之语,如:  若存无以求寂;希智以忘心,智不足以尽,寂不足以冥神...

    贾占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41269908.html
  • 亲友书释·白莲鬘

    ,如理作意而修习,  与之相同具功德,他法少许亦有。  族貌闻虽具全士,然离慧戒非受敬,  何者具此二功德,彼他德亦应供。  知世法者得失,乐忧美言恶语,  赞毁世间此八法,非我意境当平息。 ... 寿命多害即无常,犹如水泡为风吹,  呼气吸气沉睡间,能得觉醒极稀奇!  身际如灰干际坠,终究不净实质,  当知一切皆坏灭,各自分散之自性。  大地山王海洋,终为七烈日所焚,  有情无余化为尘,...

    麦彭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50470265.html
  • 东西文化──思维角度的检视

    不能从静坐中走出来,回归生活;禅也不产生于西方,虽然西方人亦有冥想(meditation),并视之为神沟通的神秘经验,但始终不能从心灵世界中超越出来,到达念之念、无相之相的绝对自由的境地。禅的活泼...将之一刀截断,使生命跃进「忘言虑绝」的世界,真实拥抱,更任何思想、语言、符号,可以涉足其间。  必须指出:这其实就是禅。禅必须将常识世界中所建立起来的有的关系,给予彻底反省。西方哲学中存有论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34570585.html
  • 谭嗣同的“仁学”佛学

    ‘元’为‘?’(按:“”之古文奇字),是‘?’亦从二从人,亦‘仁’也。故言仁者不可不知元,而其功用可极于?。能为仁之元而神于?者有三:曰佛、曰孔、曰耶。佛能统孔、耶;而孔耶仁同,所以仁不同。能调燮...注5   佛经既可涵盖儒家之六经,相对的,“夫子之言道天性”既“不可得而闻”注6 ,反而求之佛学,则正可有“通天人之际”的解答。   佛学之书,如谭氏特别指出的三宗:华严的“三界唯一心,心外别法,...

    周行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75670686.html
  • 读《瑜伽经》(二)

    middot;32)   (通过对)心脏(的总制,获得)心的知识。(3·33)   实在神我是完全不同的。因为(实在)为其他(物而存在),经验(存在於二者)差别的观想中。通过对自身...这种解释,所谓罪恶种子的“摧毁”,不是如佛教那样将烦恼业种子消灭馀,而是意一起进入潜伏状态。这是由於在数论哲学中,烦恼、意等本来是自性中三德的显现,而三德又是自性的组成部分...

    方广锠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2570717.html
  • 论禅之“不可言说”——从体悟性思维视栏位的解读

    存在,也不再是要追求的不知道在哪里的虚空。它们既非实有,也非空无,因为本无所谓空、有。有、实体虚拟,存在消亡等等,都由体悟真际的内在超越所整理著、消化著、升发著。。。。。。。经过这样的过程,体悟...语录.卷下》中有“青青翠竹,总是法身,郁郁黄花,无非般若”,体悟到的是青青翠竹法身修定的合一,是郁郁黄花般若聪慧的贯通。再如《景德传灯录.传第四》中有“问如何是天柱家风?师曰,时有白云来闭户,更...

    刘家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4470740.html
  • 沈宗霖:〈生生、死死、生死:试论晚明士人面对生死的态度方法〉

    变化,及至刘蕺山以“殉国”为“殉道”之情形,完成“心学”──“即知即行”一脉学说的蜕变,得以完成并呈显出晚明特殊文化之下的生命实践阐述之大道。  二、致良知则生死?王阳明对生死的困惑解决  ...。此时阳明年方三十七岁,据其《年谱》所载:  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,蛇虺魍魉,蛊毒瘴疠,居夷人鴃舌难语,可通语者,皆中土亡命。旧居,使教之范土架木以居。时瑾憾未已,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,惟生死...

    沈宗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5870753.html
  • 《中论》解脱思想之论证逻辑

    梶山雄一亦认为四句是一种辩证的升进,梶山更认为第四句则展示了最高真理。5又《中论》四句有时仅以三句形式表达,如〈十八.6〉:「诸佛或说我、或说于无我;诸法实相中,无我非我。」(大正30,24a)此...五品出现最多,如〈廿五.17〉:「如来灭度后,不言有;亦不言有无,非有及非。」(大正30,35c)再如〈廿五.22〉:「 一切法空故,何有边无边;亦边亦  -------------------...

    刘嘉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3570786.html
  • 僧叡思想研究

    弥陀净土。  僧叡常叹曰﹕「经法虽少,足识因果,禅法未传,厝心  地」(注8),可见其对禅法之关注及禅经之需求。入庐山  参学后,「俄又入关,从什公谘禀」(注9),而得「厕对宗  匠,陶译玄典,...20),当下点出七处评破毘昙之义理,罗什叹曰﹕  「吾传译经论,得子相值,真所恨矣」(注21)。由此可  知,罗什对僧叡译才之赞赏。  239页  慧远圆寂后之第二年(公元418年),僧叡时年...

    刘贵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2970918.html